按标题检索
上一期      下一期
2022 年 第 20 期(总第 653 期)  一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一版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10月23日 新华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期《党代表热议》邀请南通市委书记王晖,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周海江两位代表,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工作实践,探讨如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立足所长展现更大作为。

记者: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红豆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请问企业进行了哪些国际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周海江:我们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发展成果,最典型的就是联合中柬两国企业在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共同建设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经过多年努力,占地11.13平方公里的西港特区已入驻来自中国、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170家,今年1—9月,全区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9.0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27%,西港特区成为西哈努克省名副其实的经济发展“新引擎”。西港特区还是中国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是中柬两国政府间的国家级经济合作区,也是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之一。

另外,我们集团通用股份还在泰国建立轮胎生产基地,自2019年底正式投产以来,一直保持产销两旺良好势头。公司泰国工厂今年进入产能全面达产阶段,销售最高单月突破3500万美元。通用股份今年开启的第二个境外项目——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生产基地建设奠基,成为无锡首个赴RCEP成员国投资的项目。该项目投资3亿美元,规划总用地面积近18万平方米,将为当地提供1600个工作岗位。

记者:报告提到,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以西港特区为例,该项目为当地带来哪些变化?是如何实现合作共赢的?

周海江:这些年,我们从软硬件提升、拉动就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促进友好交流等方面,为西港特区带来了可见可感的变化。2013年以来,西港特区内污水处理厂、热电厂落成启用;邻里中心、员工公寓、职工宿舍拔地而起;法律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正式运营;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谊理工学院、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相继开班,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发展之路愈走愈稳,产业招商实现“质”的提升,2.0升级版建设蓝图徐徐铺展。

从拉动就业看,西港特区从2013年的9000名员工就业,到目前已创造就业岗位近3万个,特区内员工收入逐年上涨,许多员工所住茅草屋变成砖瓦房,买了摩托车、汽车,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为当地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我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起成立柬中友谊公益志愿者联盟,为当地困难群众送去温暖。西哈努克省遭遇旱灾及洪涝灾害时,我们向灾民捐赠饮用水、大米、被褥等物资;贫困儿童辍学在家时,发起“一对一”助学帮扶;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后,力所能及捐赠防疫物资。

我们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江苏、无锡与西哈努克省、西哈努克市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了民心相通。比如江苏—西哈努克默德朗友好学校,原先学校校舍破旧,设备简陋。十年来,在西港特区公司牵线搭桥下,江苏省政府、省红十字会及无锡市政府多次伸出援助之手,捐建电教室、教学楼、图书室、篮球场、供水平台,捐赠体育器材、新衣等。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该校已成为两省友谊的象征。

记者:二十大报告明确,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为民营企业,红豆集团将如何落实这一部署?

周海江: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既是助力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其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机遇。作为改革开放中快速崛起的企业,红豆集团将更加积极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更好推进企业国际化发展。

西港特区将进一步融入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坚持贯彻“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要求,紧抓RCEP和中柬自贸协定机遇,持续发力中柬“丝路电商”,高质量推进特区平台建设,把西港特区建成产业链较为完善的绿色、开放、包容、和谐的产业新高地、经济新引擎。努力把西港特区建设成为入驻企业达300家、带动8万至10万人就业、配套功能齐全的国际化样板园区,为中柬友好注入澎湃动力。(节选)